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
2017年 8~9月 高雄 「聽說書與說聽書」--《生命之囚》

     《生命之囚》一書,有時在我們遇到事件的衝擊時,往往會用「那是本能的反應」自圓其說; 佛使比丘提醒:「我們經常受本能的擺布行事」卻不自知。此外,對於「生命、六根、迷信、道場、師父、神聖、善、見解,甚至是至高無上的清淨」,也都清楚地告知:若產生執著,我們都會自陷於囚牢之中!但若能夠不生執著,則我們都會從囚牢中解脫並獲得自由。
       書中, 佛使比丘特別就「執著」之辭做出詳實的說明:「『執著』,是一種以貪愛心為起始,接著產生『依戀附著』、『黏著的』,最後變得『緊握不放』三者的融合過程。」同時也提醒我們:「『執著』是心靈的、精神的囚牢。」而我們無法以肉眼得見!他 進一步清楚明白的提出解脫的作法:「我們學習佛法,修習止觀就是為了摧毀『執著』。…因為 佛陀教法的核心,就是斷除『執著』。」~(摘錄自臨觀工作室.劉哲雄師兄著)

上課時間8/269/29/99/16 週六下午230~430
上課地點:MBSC高雄教育中心
帶  領  者:劉哲雄師兄
適合對象:有興趣禪修或學佛者或一般社會大眾皆可。
課程費用:隨喜(歡迎隨喜贊助推廣正念教育與場地費)。
上課教材:《生命之囚》


     





   劉哲雄師兄簡介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

薩薩那禪師(Sayadaw U Sasana)--佛法開示

MBSC 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_ 佛法開示
講 題 : «六六經» 4_1(中譯版)




講 題 : «六六經» 4_2(中譯版)

講 題 : «六六經» 4_3(中譯版)


講 題 : «六六經» 4_4(中譯版)


講 題 : 菴婆羅林教誡羅睺羅經(中譯版)

講 題 : 教誡羅睺羅大經2_1(中譯版)

講 題 : 教誡羅睺羅大經2_2(中譯版)

講 題 : 教誡羅睺羅小經(中譯版)

講 題 : 羅睺羅尊者過去的祈願(中譯版)
講 題 : 毗婆舍那的修行方法(中譯版)
講 題 : 商佉婆羅門本生經(中譯版)


題 :較量有煩惱者及無煩惱者 (中譯版)

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

佛法開示-Sayadaw Vannissara


主題:心地善良,則可結識善友
翻譯:曾國興居士
地點:佛陀原始正法中心




主題:改變自我將成為賢良善士
翻譯:曾國興居士
地點:佛陀原始正法中心




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

三歸五戒





《增支部839
(蔡奇林老師譯)

本經敘說:信(三歸)與戒(五戒)是兩大德性基石,如福德之流,能帶來歡喜悅意的生天果報。其中,五戒更被讚譽為「沒有雜染的大布施」,顯示持戒所具有的超越一般布施的清淨德性。

「比丘們!有這八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哪八種?」

三歸依

「比丘們!此處,聖弟子歸依佛。比丘們!這是第一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「比丘們!此處,聖弟子歸依法。比丘們!這是第二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「比丘們!此處,聖弟子歸依僧。比丘們!這是第三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五戒是五大布施

「比丘們!有這五種布施,是大布施,初始即有、長久存在、流傳久遠、古老、無雜染過去無雜染,現在無雜染,未來無雜染不會受到有智的沙門、婆羅門所呵責。哪五種?」

不殺戒

「比丘們!此處,聖弟子捨殺生,離殺生。比丘們!離殺生的聖弟子,於無量眾生,布施無畏,布施無怨,布施無惱。於無量眾生,布施無畏,布施無怨,布施無惱之後,便擁有無量的無畏、無怨、無惱。」

「比丘們!這是第一種布施,是大布施,初始即有、長久存在、流傳久遠、古老、無雜染過去無雜染,現在無雜染,未來無雜染不會受到有智的沙門、婆羅門所呵責。」

「比丘們!這是第四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不與取至不飲酒戒

「比丘們!此處,聖弟子捨不與取,離不與取⋯⋯捨欲邪行,離欲邪行⋯⋯捨妄語,離妄語⋯⋯捨飲酒榖酒、果酒等種種酒類放逸處,離飲酒榖酒、果酒等種種酒類 放逸處。比丘們!離飲酒榖酒、果酒等種種酒類放逸處的聖弟子,於無量眾生,布施無畏,布施無怨,布施無惱。於無量眾生,布施無畏,布施無怨,布施無惱 之後,便擁有無量的無畏、無怨、無惱。」

「比丘們!這是第五種布施,是大布施,初始即有、長久存在、流傳久遠、古老、無雜染過去無雜染,現在無雜染,未來無雜染不會受到有智的沙門、婆羅門所呵責。」

「比丘們!這是第八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「比丘們!有這八種福的河流、善的河流,會帶來安樂,是生天之因,有樂的異熟,會導向天界,會帶來喜歡、喜愛、喜悅、利益、安樂。」

~ 本經文摘錄自 香光寺所出版的《香光莊嚴》雜誌。

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
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(圖片:31攝於緬甸)


勝義諦之義為殊勝於一般的意義,命名它為勝義。勝義法分別為四種:心(citta)、心所(cetasika)、色(rupa)、涅槃(nibbana)。勝義的本質是不變、不偏不倚的。
例如:貪心,它是一個心所,許多的心所當中貪心所是其中一個,貪心所的現象及作用是一種需求、渴望,一隻狗的內心裡面生起了貪的所緣的時候,那隻狗也不斷的有需求、有渴望。
而國王內心裡面生起了貪心所的時候,一樣是有需求與渴望,狗的貪心所與國王的貪心所都是一樣的,它的現象都是需求與渴望。

心的現象與作用是,它會知道所緣,無論是什麼心、什麼樣人的心都是一樣都能夠可以知道所緣,這種道理是不會變異的,它是堅固的道理,所以心也是被列為四種勝義當中的其中一個。

       心的內容,心是能夠知道所緣。「知道」,有三種方式可以知道:
       第一是「認知」,是以想來知道的現象,認知它或許會有錯或許會有正確,它不分正確或錯,它一概的把它記錄下來,叫作認知。
       第二是了知,以智慧來知道其中的內容,或以智慧來洞知其中的現象,這種了知就是以智慧來知道的現象,就叫作了知。
       第三是識知,用心去了解的內容叫識知,用心去了解的現象,心可以緣取取到所緣,這種的現象叫識知。
       心它有四種的特點,第一是心可以到遠處,第二特點是心是一個在運作的,第三它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形狀,第四特點是心會居留在一個洞窟裡面。

~~錄自朵莎露sayalay〈阿毗達磨開示〉,曾國興居士翻譯。